中医以体质学说作为理论指导,辨体论治,在对痤疮以及顽固性痤疮的治疗上,疗效显著。 目前对痤疮的治疗从气虚质角度论述较少,王政洁等研究发现气虚质的痤疮患者临床 表现具有轻度和重度痤疮的倾向。![]() 1 脾胃气虚,心火乘土 脾胃乃气血化生之源,脾胃气虚,运化失司,营血化生乏源,心脏营阴不足,而致心火亢盛。 脾胃气虚时,心火易乘之,移热于脾土,且因脾胃在经,络属阳明,头面为诸阳之汇,热邪可寻之郁结于面部,诱发痤疮。心火亢盛,母病及子, 也会使脾气受损, 痰湿内生,心脾相互作用,使痤疮反复发作。 临床治疗在清心火同时,加用健脾化痰除湿药物, 如白术、 茯苓、厚朴、薏仁等, 出现囊肿用浙贝母、陈皮、半夏。 若心烦失眠,可在健脾祛湿的基础上,佐以除烦安神之品。 2 脾胃气虚,肾火由生 肾虽为先天之本,但也赖于后天脾胃的滋养。若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日久可致肾阴亏虚,相火亢盛,形成阴虚火旺型痤疮。 蔡氏认为痤疮主要原因在于肾阴不足,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天癸妄动,加之与风、湿、热邪相搏,其标在肺胃血 热、痰湿瘀结。 临床多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 以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汤、二至丸加减,佐以益气 健脾之品,气阴同补,又防滋腻碍胃。 陈宝贵教授治疗肾虚火旺型痤疮用女贞子、墨旱莲补精益气,二至丸滋养肝肾,再以清热凉血解毒散痈;重用健脾利湿之品,以达滋阴降火之效。 3 脾胃气虚,伏火内生 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若常暴饮暴食,易损耗脾胃之气,饮食积滞,脾胃运化失司,阳气不升,浊阴不降,郁滞日久,伏火自生,诱发湿热蕴脾型痤疮。 此类痤疮口周较为多见,临床以 泄黄散、温胆汤加减,脾气虚者加党参、白术、鸡内金、薏苡仁等健脾祛湿。 常用泻黄散、清脾饮化 裁治之,清脾胃伏火之药为黄芩、黄连、蒲公英、连 翘、白花蛇舌草等。 中医以体质学说作为理论指导,辨体论治,在对痤疮以及顽固性痤疮的治疗上,疗效显著。本文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避免走弯路,有哪方面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加小编微信434613715或1783452527,一对一详细解答! 推荐阅读:更多疤痕案例,请关注疤痕论坛https://www.scarbbs.com/ |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提供疤痕修复知识,文章属建议性内容,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第三方可能在本站宣传其产品,你跟第三方产生的纠纷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