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二:伤口包扎得紧一些,不容易感染。其实包扎时要留有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误区三:出血时,立即使用止血粉。在家处理伤口,止血的首要原则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不再出血为止,然后再进行消毒包扎。
误区四:每天换药。只要保持伤口清洁,3~5 天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果天天换药不仅不能促其伤口愈合,反而因换药太勤会损伤伤口上的肉芽组织,因为换药太勤,极易因揭开纱布时的撕拉、牵扯而刺激伤口。连续刺激伤口,倒使其不易愈合,影响其生长,延长伤口的愈合时间,还会使瘢痕组织增生过多,不利于伤口愈合。反而会增加伤口接触空气中污染物的机会。
误区五:愈合中的伤口长出了一层黄黄的薄膜,要马上清除。实际上这层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伤口愈合,除掉会适得其反。
误区六:涂双氧水、紫药水及碘酒等急救药品。这些急救药品都有消毒用途,既会减少促进伤口愈合的白细胞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难看的瘢痕。用 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对普通感染伤口,分泌物不多,肉芽上皮生长较好者,间隔 1~2 日更换敷料一次。分泌物多的创面,应每天或隔天换药。脓液或渗液较多的创面,应每天换药 1~2 次。较大较深的创口,填塞的湿纱布条必须每天换 1~2 次。必要时更换湿透的外层敷料,不必每次作创口内换药。对外科手术切口即一期缝合的无菌伤口,若病人无反应,也可直到拆线时再换药。在出现不明的发热、疼痛、出血、有厌氧菌感染可疑时,或敷料脱出,或敷料脏了以及脓液增多、有异味等,则应及时更换。
对于普通感染伤口处理,避免走弯路。
推荐阅读:更多疤痕案例,请关注疤痕论坛https://www.scarbbs.com/
- 上一篇:抚平疤痕还需因“疤”而异
- 下一篇:家庭护理伤口应避免五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