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等医书中都有中药治疗瘢痕的记载,明代《证治准绳 •疡医》称瘢痕为“黄瓜痈”,清代《医宗金鉴》称其为“肉龟”。中医典籍中瘢痕的名字非常多,如“锯痕症”“肉蜈蚣”“蟹足肿”等。

中医认为,瘢痕多因先天因素或素体湿毒内蕴,加之外伤,致使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日久而成。中医将瘢痕分为热毒瘀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型。
热毒瘀阻型瘢痕:多皮色鲜红或紫红,质硬,可伴有毛囊炎或脓疱,瘙痒或疼痛明显,常伴有口苦、大便干或溏、苔黄腻等,常用仙方活命饮。
气滞血瘀型瘢痕:多皮色黯红,局部刺痛、拒按,痛重于痒,舌有瘀点、瘀斑,常用复元活血汤。
气虚血瘀型瘢痕:时间较长,皮色淡,表面光滑,痒痛轻微,常以补阳还五汤治疗。
在外用方面,中医积累了很多确有成效的药物,中医书籍里有很多治疗瘢痕药物的记载,有很多药物如小金丹、西黄丸等可以用于治疗瘢痕,只不过在遇到具体病症时一定要辨证论治,因为这些药大多有破血行气的作用,易伤正气。
不少药物有一定的毒性,且有些药物的临床疗效未经现代验证。提醒,对于这些记载的药物要慎重使用,确有需要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另外,有些非药物方法治疗瘢痕效果也不错。如火针联合拔罐疗法、针刺疗法等。
此外,应避免日光照射、剧烈运动,尤其是活动部位的伤口。对于容易形成瘢痕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积雪苷或曲尼司特,或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预防瘢痕形成。
最后,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饮食、衣着、心理调护:
1. 饮食调护
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粗纤维蔬菜,多饮水,合理饮食。
2. 衣着调护
以松软棉织品为宜,不宜穿紧身的化纤内衣。对新衣、被,最好洗净后再穿用,避免新衣、被对伤口刺激,引起瘙痒或令瘢痕增生。
3. 心理调护
认识瘢痕治疗的持续性、复发性,做好长期治疗准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任何不适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中医认为,瘢痕多因先天因素或素体湿毒内蕴,加之外伤,致使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日久而成。中医将瘢痕分为热毒瘀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型。
推荐阅读:更多疤痕案例,请关注疤痕论坛https://www.scarbbs.com/
- 上一篇:中药治疗法改善瘢痕软化和不同程度变平
- 下一篇:想要消除“疣”郁 中医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