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是创伤愈合留下的痕迹,也是组织修复愈合的最终结果。在某些个体,修复过程发生异常可以导致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突出皮面,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潮红充血,质地实韧。有灼痛和瘙痒感,于环境温度增高,情绪激动,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症状加剧。增生往往延续几月或几年后才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表现为突起高度减低,颜色转暗,充血消退,变软。有些最终可以平复,痛痒症状也大为减轻或消失。增生性瘢痕,好发于损伤深度仅及真皮的创伤,偶尔亦见于较深的创伤和手术切口。
病因
1.局部因素
包括部位、皮肤张力、异物、炎症、皮肤类型等。异物,如落入创口内的灰尘、滑石粉、棉花纤维、线结及某些化学物质等。此外,还有细胞破坏后所析出的角质素。炎症,如创面愈合前因长期裸露感染,肉芽组织过度增长,深2度烧伤创面愈合后瘢痕内包裹的残存毛囊或腺体组织所引起的反复发作的感染等。皮肤张力,如与皮肤天然纹理、皱褶一致,或在关节部位的瘢痕,不断地受到牵拉,甚至破溃,以后反复破溃愈合。这些局部因素的刺激,都可导致瘢痕的增生。
2.全身因素
包括年龄、内分泌、种族与遗传。如青壮年、妇女,尤其是孕妇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易发生增生瘢痕,而极少见于老年入,这可能与雌激素及垂体内泌素分泌旺盛有关。此外,种族、遗传、身体素质等因素亦与瘢痕增生有关但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临床表现
1.高度增生性瘢痕
淡红色,暗红色货褐色,质硬。有强烈的瘙痒感,有压痛。瘢痕边缘和正常皮肤之间有明显界限,边缘呈现圆滑的苔形。无浸润性生长。
2.轻中度增生性瘢痕
淡红色,暗红色,瘙痒感和疼痛感不明显,周边无炎性浸润。
推荐阅读:疤痕手术后护理方法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