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疤痕疙瘩的诊断以及鉴别临床分类的方法

专家提供 2016-07-31 17:26

  1. 瘢痕疙瘩的诊断
 

  目前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临床标准[1,2],一般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肿块隆起于皮肤表面,坚硬,表面光滑发亮,界限欠规则,1年内无退缩征象;②病变超过原始损伤边缘,向周围正常组织发生浸润,呈蟹足状生长;③具有持续性生长、发红、疼痒等临床症状,无自愈倾向,不能自行消退;④单纯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且复发范围可超过原瘢痕范围;⑤病理学检查证实瘢痕疙瘩组织内有胶原及基质成分的大量沉积,成纤维细胞很多,并有分裂相。

  
       2.瘢痕疙瘩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瘢痕疙瘩需要与增生性瘢痕、慢性肉芽肿、皮肤隆突性纤维细胞肉瘤等进行鉴别[2,3],最常见的是与增生性瘢痕进行鉴别。
 

  目前,许多外科医生都不准确地应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这两个概念,其实二者临床特点有显著的不同:增生性瘢痕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皮肤损害的任何部位,有明显损伤、烧伤史,瘢痕早期呈增生状态,充血水肿,色泽鲜红或暗红,稍高起皮面,边界不超越损伤范围,痒痛难忍,常有抓痕,6~12个月后有自然消退趋势,持续加压治疗数月效果好,单纯手术切除很少复发;而瘢痕疙瘩多见于3岁以上青少年,有轻微或明显损伤或无可察觉的损伤史,以前胸、肩背、上臂、下颌、耳、耻骨区及关节等部位好发,病变呈暗紫色质硬肿块,高出皮面,边缘向正常皮肤侵袭性持续生长,超出损伤范围,一般无自然消退趋势,但部分病变中心可变平退化,发红、痛痒持久,患者心理负担重,加压治疗多无效,单纯手术后易于复发,范围较原病变范围更大。需强调的是这两种病变的鉴别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早期在临床特征上难以区别,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致病原因、演变过程、局部刺激因素、对各种治疗的反应,做出排除或肯定瘢痕疙瘩的诊断。
 

  3.根据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选择瘢痕疙瘩治疗方法
 

  根据对瘢痕疙瘩的研究,提出了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方法,以指导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的选择[2,4]。要点是:根据瘢痕疙瘩发生的部位、数量,将瘢痕疙瘩患者分为单部位单发(一个部位发生一处瘢痕疙瘩病变)、多部位单发(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发生一处瘢痕疙瘩病变)、单部位多发(一个部位发生二处或二处以上瘢痕疙瘩病变)及多部位多发(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厚度,将瘢痕疙瘩单发病变分为四个亚类:小面积薄型:指厚度<5mm、可以直接切除缝合或适合冷冻、激光、放射及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小面积厚型:指发生二处或二处以上瘢痕疙瘩病变)四大类。‚根据瘢痕疙瘩病变的面积和厚度>5mm、主要适合于手术+放射或瘢痕内药物注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大面积薄型:指厚度<5mm,不能直接切除缝合,需要分次切除病变或病变切除后采用皮瓣、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或植皮术+放射治疗修复创面、预防复发,或适合于单纯应用激光、放射及/和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大面积厚型:指厚度>5mm,需要分次切除病变或病变切除后采用皮瓣转移、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或植皮术修复+放射或瘢痕内药物注射为主的综合治疗,不适合于冷冻、激光或放射治疗。ƒ根据瘢痕疙瘩病变数量,将瘢痕疙瘩多发病变分为两个亚类:孤立多发:包括多部位单发、单部位多发及多部位多发的孤立性病变,适合参照单发病变分次治疗,逐步消除病变;弥散多发:包括单部位多发及多部位多发大小不等或融合成片的弥散性病变,适合采用全身治疗方法或参照单发病变分次治疗,逐步消除病变。


    推荐阅读:  去九院做疤痕切除经历

               http://www.scarbbs.com/thread-51073-1-1.html

安装“治疤神器”与医生对话
 

浅析疤痕疙瘩的诊断以及鉴别临床分类的方法

来源:www.scarbbs.com 主编:专家提供 日期:2016-07-31 点击:疤痕网图标 我有话说
文章摘要:瘢痕疙瘩是继发于皮肤损伤后,以胶原过度沉积、超出最初损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具有持续性强大增生力为特点的真皮纤维化疾病,一般较少自行消退,多数将伴随着患者的一生,越长越大,并可能出现破溃感染、严重的痒痛不适,造成患者终生的痛苦。因此,临床上十

  1. 瘢痕疙瘩的诊断
 

  目前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临床标准[1,2],一般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肿块隆起于皮肤表面,坚硬,表面光滑发亮,界限欠规则,1年内无退缩征象;②病变超过原始损伤边缘,向周围正常组织发生浸润,呈蟹足状生长;③具有持续性生长、发红、疼痒等临床症状,无自愈倾向,不能自行消退;④单纯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且复发范围可超过原瘢痕范围;⑤病理学检查证实瘢痕疙瘩组织内有胶原及基质成分的大量沉积,成纤维细胞很多,并有分裂相。

  
       2.瘢痕疙瘩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瘢痕疙瘩需要与增生性瘢痕、慢性肉芽肿、皮肤隆突性纤维细胞肉瘤等进行鉴别[2,3],最常见的是与增生性瘢痕进行鉴别。
 

  目前,许多外科医生都不准确地应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这两个概念,其实二者临床特点有显著的不同:增生性瘢痕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皮肤损害的任何部位,有明显损伤、烧伤史,瘢痕早期呈增生状态,充血水肿,色泽鲜红或暗红,稍高起皮面,边界不超越损伤范围,痒痛难忍,常有抓痕,6~12个月后有自然消退趋势,持续加压治疗数月效果好,单纯手术切除很少复发;而瘢痕疙瘩多见于3岁以上青少年,有轻微或明显损伤或无可察觉的损伤史,以前胸、肩背、上臂、下颌、耳、耻骨区及关节等部位好发,病变呈暗紫色质硬肿块,高出皮面,边缘向正常皮肤侵袭性持续生长,超出损伤范围,一般无自然消退趋势,但部分病变中心可变平退化,发红、痛痒持久,患者心理负担重,加压治疗多无效,单纯手术后易于复发,范围较原病变范围更大。需强调的是这两种病变的鉴别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早期在临床特征上难以区别,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致病原因、演变过程、局部刺激因素、对各种治疗的反应,做出排除或肯定瘢痕疙瘩的诊断。
 

  3.根据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选择瘢痕疙瘩治疗方法
 

  根据对瘢痕疙瘩的研究,提出了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方法,以指导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的选择[2,4]。要点是:根据瘢痕疙瘩发生的部位、数量,将瘢痕疙瘩患者分为单部位单发(一个部位发生一处瘢痕疙瘩病变)、多部位单发(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发生一处瘢痕疙瘩病变)、单部位多发(一个部位发生二处或二处以上瘢痕疙瘩病变)及多部位多发(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厚度,将瘢痕疙瘩单发病变分为四个亚类:小面积薄型:指厚度<5mm、可以直接切除缝合或适合冷冻、激光、放射及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小面积厚型:指发生二处或二处以上瘢痕疙瘩病变)四大类。‚根据瘢痕疙瘩病变的面积和厚度>5mm、主要适合于手术+放射或瘢痕内药物注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大面积薄型:指厚度<5mm,不能直接切除缝合,需要分次切除病变或病变切除后采用皮瓣、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或植皮术+放射治疗修复创面、预防复发,或适合于单纯应用激光、放射及/和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大面积厚型:指厚度>5mm,需要分次切除病变或病变切除后采用皮瓣转移、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或植皮术修复+放射或瘢痕内药物注射为主的综合治疗,不适合于冷冻、激光或放射治疗。ƒ根据瘢痕疙瘩病变数量,将瘢痕疙瘩多发病变分为两个亚类:孤立多发:包括多部位单发、单部位多发及多部位多发的孤立性病变,适合参照单发病变分次治疗,逐步消除病变;弥散多发:包括单部位多发及多部位多发大小不等或融合成片的弥散性病变,适合采用全身治疗方法或参照单发病变分次治疗,逐步消除病变。


    推荐阅读:  去九院做疤痕切除经历

               http://www.scarbbs.com/thread-51073-1-1.html

推荐阅读
中国疤痕论坛
疤痕网疤痕分布图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提供疤痕修复知识,文章属建议性内容,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第三方可能在本站宣传其产品,你跟第三方产生的纠纷与本站无关!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合作 | 人才招聘 |网站地图 |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深圳疤痕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Zhishi.Scarbbs.Com
工信部备案: 粤ICP备1209043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19-0115
郑重声明: 盗窃或私自转载本站数据,将受法律追究!如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